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初中男孩受不了老师的批评,家长应该怎么做?


男孩,15岁,初三,以前学习很好,初三开始在学校叛逆,受不了老师的批评。

那谁受得了老师的批评呢?难道普通的孩子就应该受得了老师的批评吗?老师的批评都不要,因为我们认为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敦促,经常有这样的行为,就是一种伤害,而且是一种持续的伤害。它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就是不断地让你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然后让你没有价值,让你的生命价值越来越低。

最后,你发现自己什么也干不成,只能依靠别人,依赖权威,依赖这些掌控资源的人。这就是我们说的PUA精神控制的一个过程,就是先把你废掉,然后让你觉得你什么也干不好,然后他始终会成为你心中的那个神,你不听他的不行。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受不了老师的批评了,为什么呢?说明这个老师没底线,这个孩子生命价值要归零了,这个老师没有发现他还在继续伤害这个孩子。



大家注意:什么叫归零?生命价值为零,就意味着这个孩子没有资格再活着了。这个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个孩子的精神生命已经脆弱到这种程度。而且这个老师也没有意识到人的生命价值归零,他就会自我了断。当然现在还没有归零,但是快要归零了,这时,孩子就要自救。

自救的方法是什么呢?一个是对抗,一个是逃避,一个是顺从。这个孩子选择了对抗,有的孩子会选择逃避、退缩,有的孩子会选择顺从。不管是哪个,他的伤害都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个孩子不逃避、不对抗,他的生命价值很快就会归零。

这个时候,你能做什么选择?当然有很多选择。家长不要紧张焦虑,凡事都有三种解决方法。用成功智力学说来说,我们要学会创造性地去解决一个问题。当然你要创造性地解决一个问题,首先得学会分析问题。当然,我知道大家没有分析的经验和能力,那我们来帮你分析。



这个问题解决的三种方法是什么呢?第一,让老师停止伤害,能不能做到?如果能做到,这个孩子就能慢慢恢复元气,恢复人生的自信。那家长能不能去跟老师沟通?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是善意地、和谐美好地沟通。如果老师不听,那你要不要坚持?如果这个老师不听,变本加厉,你是选择忍让还是选择对抗?其实,这个时候,家长跟孩子面临的是同样的一个选择,就是你选择对抗、退缩、还是顺从?对于这种持续的伤害,你退缩你逃不了,因为你每天都要去学校。你选择顺从就变成跟老师是一伙了,很显然,这个是不合适的。所以,我建议要去跟老师沟通,制止老师这种错误的行为。这是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是什么?就是支持孩子的判定,让孩子去对抗,让老师害怕你的孩子。当然,这种对抗不能是以伤害别人的形式来对抗,我们可以学习印度的甘地先生的不抵抗运动。你说把孩子逼到这个程度了,这些老师他们注定会下十九层地狱。第二个方法,让孩子去对抗这个行为很重要,你的孩子赢了,然后他的生命价值就有了,他未来的信心也有了。如果你的孩子输了,那他再一次认为自己是个垃圾,再一次认为自己是个窝囊废。所以,你要争取让你的孩子赢。那孩子一个人本身就脆弱,他能赢吗?不能赢,所以他需要有同伴。这个同伴会不会是你?你能不能跟你的孩子是一伙儿的?你们一起来应对这种压力和痛苦或者是伤害?只要你跟孩子是一伙儿的,哪怕你的孩子真的没有打败这个老师,至少他的痛苦也减半了。所以,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去对抗,也可以跟孩子成为一伙儿的,让孩子的压力减半。

当然,第二个选择可以是转学,转学其实更像是一种退缩。但是转学之前,你要确认一个问题,新转的那个学校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新的学校就没有伤害了吗?这是一个问题。因为你不确定。



第三个方法,让孩子自己学。都已经初三了,不就还有三个月的事儿吗?我个人认为自己在家学,学习效率更高。为什么呢?因为学校老师天天讲这些东西,不见得是你真正需要弥补的知识。你真正需要进步的方面跟别人是显著不同的,所以自己在家学习效率更高。

但是也有什么问题:就是孩子有没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他相不相信自己能学会东西。那你说,我的孩子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愿,他就只能去学校,让老师灌输知识给他。要是这个样子,那你的孩子怎么着都是毁。因为他都初三了,还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那已经完蛋了。那已经完蛋了,你就很难。所以,我们的孩子如果还小,务必要早点让孩子开始自主学习。真正的希望就在于自主学习。真正的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人一生所需要的真正的能力几乎都是自己发展出来的,而不是被别人灌输的。所以你就会看到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成功,越来越美满。而有的人几十年不变,甚至越来越差劲。他们的区别除了精神生命状态不一样以外,还跟他们有没有自主学习的精神,有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我们认为,即便是生命价值比较低的人,如果他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也能自救,他也能通过读很多书,然后强迫自己做一些事儿,最后自我疗愈。所以,自主学习的精神决定了一个孩子未来能取得多大的成就。这个事很重要。

刚才,我讲了三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每一种都是可以的,但是得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做出一个选择。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孩子在班级里,老师并没有刻意针对他一个人进行伤害,如果老师对所有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但是只有这个孩子感觉到伤害。那我们认为这个孩子的精神生命比较脆弱,需要重塑一下,把它塑造得更高一点。塑造的方法就是按我们智慧父母基本功所教的方法去做。那这个孩子,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去参加厌学抑郁孩子家庭的救助,原因很简单,他还没有停止学习,他只是有一些抱怨。



喜欢请点赞转发订阅。如需帮助请留言或私信。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