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如何失去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与目标?
孩子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和目标,父母该如何帮助他?
这也是绝大多数孩子
学习的现状,不知道为什么要
学习,不知道何去何从,得过且过。
孩子为什么没有任何规划和目标?我的结论的,因为他已经不能做他自己了。一个孩子出生以后,慢慢的会对未来有很多期待,很多想法,他都想成为村里最靓的仔。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想自我实现。为什么很多孩子后来得过且过,甚至
躺平了,就是他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

举个几个例子,孩子在幼儿时期想要去探索身边的事物,想要去奔跑、跳跃、攀爬,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如果养育者对孩子的限制很多,以爱的名义,怕孩子冬冷夏热被蚊子咬,去限制孩子,孩子的关键能力发展不起来。孩子当时就会很痛苦,就会跟你撒泼打滚。如果撒泼打滚也没有用,他就屈服了。屈服的结果就是他的自我发展不起来,关键能力发展不起来。
小学的时候仍然是这样,想要自己完成
学习任务,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决定玩什么,什么时候玩,很多家长全部都要管控,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洗脸,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写作业,用什么姿势写作业,写作业的过程中是什么状态,什么时候喝水,什么时候吃水果,全部规定。这已经不是一个人了,孩子就像家里面的一个
宠物,我个人觉得连
宠物都不如。
陶行知曾经给学生上课,他捉了一只鸡,按住这个鸡的头,让它去吃这个桌子上的米。鸡根本就不吃,一直都在挣扎。想要鸡吃米,肯定不能摁住它让它去吃,而只能把这个鸡放了。很多家长对孩子高管控,得到了表面上的效率。孩子是在
学习在成长,但是所有做事情的逻辑方法,全是父母的想法,跟孩子的需求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孩子关键能力发展不起来,自我发展不起来,最后他变成了一个机械人。他做所有事情都不是他想干的,都是被逼着干的,就像那只鸡,你觉得他会好好干吗?他怎么会有希望,怎么会有目标呢?

家长以为的希望是考
名校,可是你既要控制他什么时候开始学,也要控制他怎么学。学的好没奖励,学的不好还天天挨骂,这个目标充满了痛苦,他为什么要去追求这个目标呢?很多家长把孩子当傻子,他怎么会有希望呢?只有一个智力正常得到尊重的人,得到父母许可的人,才会觉得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