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尊重长辈,脾气还挺大,道理讲了一大推无用怎么办?
三年级的男孩从来不打,有错都是好好讲道理,但是发现
脾气特别大,不尊重长辈,好像就是要打才尊重长辈。
如果打孩子就能尊重长辈,我相信尊重长辈这个词语应该就不会出现在我们的字典里面,因为我觉得过去的小孩大多数都是会挨打的,但是似乎尊重长辈的并不多,而似乎“尊老爱幼”这个理念会不断被提及,就说明这件事情很难完成。
首先你这么说的意思好像是孩子变成这个样子,与家长没有打他有关系,这是你给自己预设了一个原因,我觉得这是有问题的,就是我们描述一件事情,仅需要如实描述事实本身,不要附加某种你的判断。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可以去解读一下。

首先如果
脾气特别大,十有八九是孩子的一些基本需求未被理解,未被满足,当然最后看上去都满足了,但实际上在满足的过程中很扭曲,很别扭,这种问题经常会出现在中国式的传统家庭中,比如小孩要吃什么,要玩什么,家长往往都是先行阻挠或者先行否定,最后熬不过孩子,撒泼打滚了才满足。所以孩子认为家长非常不满足自己,不理解自己,家长也会觉得这个孩子特别难养。甚至还有教育工作者发明了两种儿童,一种叫难养型儿童,一种叫易养型儿童。在我看来,大多数难养型儿童小时候就是他的需求难以得到真正满足,都是附加了条件,或者是都是孩子通过艰苦卓绝的撒泼打滚才争取来的。
这样的孩子,他最后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内心也是扭曲的,他是看不起自己的,他觉得自己根本就不配得到这样的东西,他如果能得到东西,那就得的太难了。所以他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所以这样的孩子当然会情绪化了,不情绪化是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的。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
至于你们所说给他好好讲道理,其实你好好讲道理孩子都就会听吗?你好好讲道理是不是就是在否定他的需求呢?如果你好好讲道理就是在否定他的需求,那也叫没有爱呀!所以不是说因为你说的有道理,你的孩子就会听你的,而是因为你是高
情商,你说的话他愿意听。

你真的理解了孩子的需求,我们经常在课程里会讲,就是孩子的需求太再离谱也不能直接否定。如果说直接给他讲道理,那是不是否定啊?如果你直接讲道理,你讲的越有道理,你否定的就越厉害,那孩子越没有价值,他越不重要,当然会情绪化了,很小的一个需求满足都要经过艰苦卓绝的撒泼打滚。
你的孩子能成为正常人吗?他不可能成为正常人,所以往往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很简单,这样的问题就是要能满足则满足,实在满足不了,那也得用幻想的方式来满足。这是我们课程里面教的,如果你不按我们课程教,你按祖传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肯定是解决不了的。没有希望,这是人的逻辑。你不按照人的逻辑,而是按“传统”的逻辑,肯定是不行的,除非这个逻辑是符合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