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揭示的成长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到底在讲什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他是如何洞察一个人的成长规律的?
首先,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目前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学派。他本人也曾经担任过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是我的偶像。

我们的科学育儿底层思维主要来自于进化的理论,因为进化是所有心理机制形成的根本原因。心理机制不是因为大脑变异或者不是因为大脑有什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机制。大脑的不同也是因为进化过程中人的生存环境,男女的分工不同而形成的。所以我从来不讲脑科学,因为脑科学无法解释人的心理机制的成因。
我们的科学育儿底层思维是源自于进化的理论,这个就是整个宇宙的规律了。
大家有没有看过三体里面讲了一个黑暗森林法则,其实说白了就是生存资源,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决定了你的生存状态这个底层逻辑。我们今天不讲进化,我们今天讲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部分关于人的潜能唤醒与发展主要的理论依据就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说。但是这套学说仍然有一个底层的原因,比如说马斯洛就认为每一个人都想成为最好的那个自己,就是需求层次理论里面的最上面一个需求叫自我实现的需求。好像现在又提出了一个叫自我超越的需求,那个咱们不说。我们先说最上面的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就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其实就跟我们经常说每个孩子都想做最好的自己是一回事,但是它的理论模型不一样。我们讲的是每个人想做最好的自己是源自于他想要传播更多的基因,所以必须要控制更多的资源。而控制更多的资源,就必须要获得世俗的成功,赚到更多的钱,拥有地位,说白了都是控制更多的资源。
控制更多的资源就是为了让你的后代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我们的理论解释体系从进化,从生命传承的角度,跟马斯洛提出来的人的潜能机制是一个结果。

但是解释的方式不一样,他认为有这个层次的分别,但是他其实是解读了一个人想成为最好自己的一个必由之路。
我们看一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五个层级,最底层是生理的需求,这个是最基本的。
最基本的需求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可以这么说,人类几百万年来基本上都生活在生理需求的层次,只有极其个别的人才会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基本上大多数韭菜或者底层的吃瓜群众,都是生活在生理需求的层次,这个阶段其实是充满了意义感的。就好像我们过去六七十年代,大家都吃不饱,然后挖空心思
努力工作,或者拼命创业,或者讨好当官的,不管你的成功路径是什么,反正有一个强烈的需求是我要活下去,所以再苦再累再艰难,好像大家都能够活下来,都能熬过来。

就没有像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要跳楼了,没有那种想法,或者有这个想法也很少,大家就恨不得能多吃点多喝点,喝点稀饭就会很开心。
当人处于生理需求不太被满足的时候,就充满了意义感,因为你有求生的渴望。
第二层需求是什么?安全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是什么?吃饱饭以后,还得确保我不会经常受到威胁,当然这个威胁有两方面的意思,一个是生理满足是可靠的。比如说有个铁饭碗,我就感觉安全了,就不用考虑生理需求的满足了。安全了以后,就不用天天担心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了,就可以专注于未来的发展了。所以安全需求是人生的转折点,它是源自于我们吃饱饭。

中国现在出于小康社会的阶段,这个时代很了不起,现在要全面进入小康时代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要全面进入安全需求的时代。
我们整个生存从人类几百万年以来,我们真的是最近这段时间,我们才跨越了生理需求的层次,进入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我活下来是不是安全的?我有没有铁饭碗,我有没有可靠的保障?如果有,我在生存的方面是安全的。另外一个方面是精神上的,我妈是不是老骂我?他是不是动不动就数落挖苦我?如果我今天这件事情没有做好,她又骂我一顿。这个时候,我其实是存在一个安全的不确定性的。一个孩子的生存是依赖于父母的,如果父母不认可孩子,孩子大概率是活不到成年的,所以他就怀疑自己活不到成年,怀疑自己会被抛弃。一个人有活下来的需求,有获得生存安全的需求。如果他整个身心天天在琢磨我妈能不能不骂我,我妈能不能不要去伤害我,她能不能爱我,他老在琢磨这个事,他就没有去专注于自身的发展。这就是很多孩子的现状。

也就是说他们吃饱了饭,生理需求满足了,但是活到成年的安全需求没有。
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吃饱了饭,但是精神上他的父母不认可他。当然,不光是父母,还有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否定,也让孩子无法完成社会化的连接,无法拥有社会化的资源,也注定会失败。这就是精神上安全的需求,绝大多数孩子是没有得到的,为什么没有得到呢?传统思想认为不管就是溺爱,不去控制他就学会学坏。显然这个逻辑是非常混账,非常无效的。如果有效,中国人获诺贝尔奖,咱们别说多了,在自然科学方面或诺贝尔奖的这个比例应该是世界上最高的。可是是吗?很显然不是,就说明一定是哪个方面出问题了,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孩子精神上的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成长卡在第二层了,卡在安全的需求上了,永远也发展不到更高的层级,就不可能去做卓越的事,还仅仅是像一条
宠物狗一样,不用担心吃饱饭的问题,仅仅活在这个层面上,安全的需求永远得不到满足。源自于很多父母是愚蠢的父母,而不是智慧的父母,你做的事伤害了孩子的精神生命,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担心,而不是自信。
这个就跟谷爱凌的成功完全是两回事了。谷爱凌坚信自己没问题,坚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坚信自己是能成功的。她为什么坚信呢?因为她父母在证明这一点。

可是我们很多家长是在证明孩子贪玩的,证明孩子什么也干不好,证明孩子不配成功,所以永久性地卡在了第二层,再也不可能往上走了。
第三层,爱与归属的需求。当一个人拥有了安全需求,得到了无条件的满足的时候,就能够体会到爱的价值,他也会发展出爱的能力,高
情商的能力。当然,高
情商的能力取决于安全需求得到保障,孩子感觉到安全,这是高
情商的父母才能做到的。
一个人发展出自我觉察能力,发展出爱的能力,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就能够正常地确保自己的生命能够延续下去,也能确保每一个生命都处于一个
比较好的状态。

第四层是尊重的需求。一个人的生理需求是活下来,安全需求是活过成年,有什么用呢?我就可以传承生命了对不对?所以情感和归宿的需求满足了孩子就能够传承生命,那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的使命就能完成了。
当然这又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我们人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创造价值、利他主义,让大家更快乐更幸福,这都是其中很具体的点。
人真正的使命是什么?就是把人类的生命传承下去。所以第三层做到了,孩子才能够真正地传承生命,真正的确保他的生命基因能传承下去,但是还没有完。

第四层是尊重的需求。什么叫尊重的需求?我不光能够让我自己活下来,能够带好孩子,我还想更成功。我想像陶老师那样有50万粉丝,得到很多人的认可,然后也能帮助更多的人。
这个就是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一定的经济地位,这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不要以为
躺平的孩子,天天玩游戏的孩子,就不想成为最好的自己了,他也想的,但是他的安全需求都还没有得到满足,去想那些干嘛?
我不可能成功,我不可能拥有那么多粉丝,我也不可能做出利他的事情,我这一垃圾我怎么
能干成那些事呢?所以他虽然有这样的需求,但是他不会去做,是因为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能成。

这就是我们说的底层的需求没有满足上层的需求就不会显著地涌现,不是没有,但是不会显著地呈现出来。
一个孩子爸爸妈妈坚定不移地爱他,给他超强的精神生命力,他就有很多自信,也不怕失败了,他就可以专注于自身的发展。追求卓越自然就会成功,就像谷爱凌说的那样,或者是三傻大闹宝莱屋里主角说的那样,追求卓越,成功如影随形。
他不需要去关注我到底有没有资格,我是不是值得爱,而只去研究喜欢的那个事,当然能够成功,成功了必然就获得了社会地位,得到社会地位尊重需求就满足了。而且这个地位不是靠坑蒙拐骗弄来的,而是真心地追求卓越,进行创造得来的,这个时候,就会有坦然快乐幸福成功的感觉。这个的时候,把孩子养到成年,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就不是我的主要目标了,因为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已经没问题了,我就可能会去想我如何能够帮助更多的家庭,如何能够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生活不太美满的家庭能够看到希望。这个阶段就是自我实现的阶段了,因为不用担心饭碗问题,也不担心有没有人会伤害我,也不需要担心子女能不能能够活到成年,能不能接触好的教育,这些都不是问题了。我就不用再去为了财富而
努力,为了挣十个亿一百个亿,这些东西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拿这些钱去干什么。我没有钱,我可以贡献我的力量。就像特雷沙修女一样,没有钱,但是可以贡献力气。特雷沙修女是自我实践,巴菲特也是自我实现,他把钱都捐给基金会做慈善了。

这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饱含的内涵,成长的秘密。
成长的秘密是什么?就是你一定要更多地去满足孩子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刚开始的时候是生理的需求,爸爸我要吃这个,我要吃那个,不要去限制他。你让他满足了以后,生理需求满足了,他就不再天天去追求了,他就有安全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满足了,他就能够体会爱感受爱,能够去爱别人了,他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了,他就想要去成为卓越的自己了。如果你天天否定他,他觉得你随时都要抛弃他,他天天提心吊胆,天天怀疑你到底爱不爱他,他就不可能去追求卓越。
从马斯勒需求层次理论来讲,从逻辑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可能达到的。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不能骂孩子,为什么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敦促都是伤害,为什么不能给他伤害,因为伤害越多,他就天天渴求你的认可,发展就局限在安全需求的层次,永远也上不去。

就像我们的孩子,不可能从一楼直接蹦到三楼,没有这个必然的进步的阶梯,他上不去。不给他阶梯,却想要让他给你结果,这不是为人所难吗?好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讲完了,是不是很简单呢?是不是很明白?是不是很清楚?你的孩子处于哪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