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成功的教育并非纠错和培养好习惯,而是创设和构建。


有没有发现是这个问题,就是花了不少的钱,没有什么用,甚至孩子一事无成,越来越不高兴,然后你们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如果有,一定是你的信念系统或者是育儿的价值观系统出现的问题。

为什么要给大家读卡尔维特教育,或者是分享更多这种优秀的教育著作?就是我们父母应该专注于培养孩子卓越的品质,培养孩子的后天智力,让他未来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我们从小要去做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的铺垫,不要把注意力用于纠正孩子不足的方面,因为孩子很多不足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不足。孩子很多的问题实际上是阶段性的问题,一个是年龄小的问题,一个是心理不够成熟的问题,一个是抽象思维不够成熟的问题,一个是能力不够的问题。所以很多问题就是你去纠正他,不会有结果的。很多家长就把所有的精力用于纠正孩子的坏毛病,但是什么时候去做真正面向未来的事情?什么时候去做对孩子一生成长来说至关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时间去做了,加上把大部分时间都占用在这个学科学习,还有就是纠正孩子错误上面。当然还有一些家长也培养了很多孩子的这种兴趣,但是因为家长他本身没有教育能力,他花了很多钱,兴趣是培养不起来的,真的是这样。这个可不是说你花钱就能把孩子培养好的,没有相应的陪伴,没有相应的引导,没有相应的台阶的铺垫,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他是很难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成功的。所以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学了很多东西,为他花了不少钱,但是到现在什么也不想干,一事无成,或者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他越来越不快乐。那我认为你们做的事情是有问题的,就是你们教养孩子的方向是有偏差的,行为是有偏差的。当然行为主要是受理念的影响。我们每个人说的话,做的事情,其实都是受我们大脑里面的价值观和信念系统的影响,你们觉得是不是?你们做事情,你们说话肯定不是凭空而来的,肯定是受你们的信念系统,你们的价值观系统的影响。如果你发现这个孩子状态越来越不好,然后花了很多钱,根本没有用,孩子不快乐,那就说明你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带养孩子的信念系统出现了一些偏差,那这些偏差已经通过孩子存在的问题来再提醒你,所以一定要去调整。如果再走老路,根本就走不通。很多家长觉得,你看我那么管控他,我对他那么严格,他都没有学好,你说要让我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这种善意的方式,友爱的方式,那他不更完蛋吗?我现在使那么大的劲,他都学不好,那我要不那么去管控他,那他肯定完蛋。真的是这样吗?很显然,那只是你个人的偏见而已。所以很多事情,当我们发现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去坚持,这个有时候有些家长他不爱思考,他会去听到一些心灵鸡汤里面说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刻苦,所以家长也坚持。家长再焦虑,再痛苦也要坚持去打压孩子,有些听话的孩子学习那么痛苦,精神都要崩溃了,因为他相信了别人的这个价值观,他自己不思考,然后他也去坚持,最后没有一个好结果的。真正的坚持是什么?真正对的事情是不需要坚持的。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不管是锥刺骨,头悬梁,其实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有奖励的。比如说这个头悬梁,那个家伙想要考取功名,他特别想要成为一个这个读书人,特别想要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他嫌时间不够用,他就要跟本能做斗争,本能告诉他你该睡觉了,但是他觉得时间不够用,他太想成功了,所以他就拼命的去学习。大家注意,虽然这个时候头悬梁锥刺骨,好像是有一些肉体上的痛,或者是有一些这个不舒服的刺激,但是他精神上是愉悦的,因为他想做这件事情,这是他想做的事情,一个人做想做的事情,那是有无限的奖励的,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经常叫心流的体验。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曾经就是你们在做一件痴迷的事情的时候,当做到一定的阶段,做到了一个暂时的成功,或者是阶段性的成功,你就会觉得人生非常非常的圆满,人生很快乐,然后觉得自己很厉害。那种感觉就叫心流体验,马斯洛的说法叫高峰体验,那就是人生成功的感觉。所以真正努力的人,他并不需要刻苦,是指没有能力也不想努力的人,看见别人做了那么多事情,他觉得自己做不到,他才会用刻苦这样的词语。而真正努力的人,他在享受这个过程,所以实际上更难通过刻苦来去坚持很长时间了。比如说一个农村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个日子太苦了。有一天他去大上海,发现城里人都用马桶,感觉在马桶上解决问题实在是太爽了,他就特别想让自己的父母在有生之年也用上马桶,然后他就刻苦学习,拼命的学习。大家看见这个人好像是特别刻苦,为了别人的利益,然后为了什么什么,但是你别忘了,这件事情是他内心想做的事情,他一旦去做了,他一旦多学会一个公式,多明白一个道理,多记住一个知识点,他就会觉得他离成功近了一步,因此他每多学一点点东西,都是有奖励的。所以很多人就是不明白人生的真相,他认为那些成功的人花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和工作,好像是刻苦出来的,其实不是,是享受出来的。

关键的区别就是在于为什么别人可以享受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而你的孩子无法享受努力学习,甚至听到学习这个词语老仁都疼?这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之所以今天有资格坐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这些话题,因为我自身就学成了很多很多的东西。我说的学成指的是真的入门之后真的是可以指导下一代人或者身边的人重新去学会这些东西。你看我在初中学了电子技术,学到最后是可以自己设计电路,可以修电视机,当时我就在很多电子报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我还赚了很多钱。我记得那个是90年代那会儿,我去给那些老电视机安装遥控器套件,让老电视机变成遥控电视机,做这个事情就赚了很多钱,当时也是因为做物理实验,第一堂物理实验接了一个电灯泡,我当时就震撼了。其实当时在做物理实验之前,我也尝试在家里面接过电风扇,接过电灯泡,真的是学成了。后来因为内性格内向朋友,所以就是练古典吉他,也是自学。全部都是自主学习,有时候可能会有机会问别人一下,但主要是自主学习练吉他,当时至少也学了100首古典吉他曲目,还录了盘磁带在很多女同学群里面去流传,是当时的一个传奇。后来又学了电脑编程,当然这个学校也学了一部分内容,但是我跟你讲哈,主要还是靠自己实践,因为学校学的东西它是一些基础的理念和方法,跟现实的需求它很不一样,而且现实的技术是不断地在迭代的,所以后来电脑编程,因为当时我做电子技术的时候真的是太麻烦了,设计电路还要制作电路板还要钻孔,还要组装,还要调试,太麻烦了。后来觉得用电脑来去设计创作,那简直太简单了,所以就搞电脑热血编程,学了以后,你知道我开发了一个组件,现在我还在用这个组件,现在也有很多人用,当然没有商业投不会赚钱,那个组件可以提高后台开发速度10倍。所以当年我就做程序员的时候,就接了很多活,接了很多兼职的活,就是我可以用三天的时间完成一个OA管理系统,就是因为有了个这个组件,就是你真的是可以一分钟就完成一个功能页面,就是因为我做了这么一个组件,所以我在很多领域都是自主学习然后实践。我今天是有资格坐在这里跟大家讲。当年我学这些东西的时候,在别人看来是非常非常刻苦的。我在做电子技术的时候,就是大热天那会儿只有风扇,别人都在外面乘凉聊天,我在家里就是大汗淋漓地光着上身在那里,然后吹着风扇,拿着电烙铁在那里组装调试。每天都是这样,没有交友,没有社会化生活,就是在别人看来我是特别刻苦的一个人,干什么都是特别刻苦,花的时间特别长,后来练吉他也是每天至少4个小时起,别人就觉得怎么可能有这么刻苦的人。其实哪里是刻骨,我就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不断的体验这种心流的感觉,是不太理解那些成功的人,他们的刻苦是很爽的好吗?不是很苛刻,很难的。所以真的是想的跟真实的这个现实的生活,现实的教育,跟大家普通人看见和理解的他太不一样了。如果一个家长还坚信要靠努力才能成功,说的那么简单,那没几个真人是靠努力成功的。而且在我看来,如果在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无法从学习过程中体验这种快乐与成功的感受的话,他是无法持续的。也就是说他也许可以努力一个礼拜,努力三个礼拜,最强的努力三个月。但是如果说他在这个过程中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无法获得快乐,他就会放弃。因为一个人他快不快乐就是在判断这件事情有没有意义,如果他不快乐,他的这个生存智慧会告诉他,这件事情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意义人就不应该去做,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没有意义的事情人怎么会去做呢?但是竟然这个时代很多教育者居然认为只要坚持就能成功,只要一个人他想要去成功,他知道这件事情重要,就能够做到坚持,这简直是这反人性的,这是反人性的。



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要找到孩子喜闻乐见的这种方式去进行,而且他要去找到当下孩子这个认知发展能够匹配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材料,而不是说你认为重要,他就应该去学。所以几乎绝大多数这种教育者都是不懂教育的,包括很多这种所谓的成功人士,比如说一个行业精英,或者是一些当年的学霸,他们当年考试考得很好,不代表他懂教育好,他能学会只能说是因为他智商高,别人对他的高要求匹配他的能力,但是不代表他真的懂教育的规律,他真的知道他是怎么学好的,他不见得明白。前几年我亲自访问了十几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在我看来,他们分享的那些学习经验当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些经验对于别的人来说恐怕意义不是很大,而且我观察到就是他们认为他们的这个成功好像是基于努力,或者基于是什么什么,其实在我看来不完全是这样。也就是说我敢打包票,我比绝大多数那些清华北大的学生更明白他们是怎么考上清华北大的。我不知道你们信还是不信?

如遇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咨询陶勇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