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玻璃心的孩子,父母怎么疗愈?


问题:“8 岁的男孩有点玻璃心,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别人对他讲不好的话,他觉得很难过,甚至掉眼泪。去外边和别的小朋友玩或者到别的小朋友家玩,如果有些事情不如他的意,就半天都不开心。请问怎么改进这个玻璃心的情况?”

首先,小孩肯定会有这些表现的。小孩子毕竟还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一些事情的推导,对一些事情后果的预测也不是很准确,所以他们可能会担心过度或者会处理不好问题,这是正常的。当然,有的孩子善于处理这些问题。有的孩子能把一些问题处理的比较好,有的孩子处理的不好。还有,就是有的孩子可能反应有点过度,反应过度的孩子可能会误读别人的意图。

但是,如果这个孩子普遍的存在易情绪化或者容易受伤害,容易伤心落泪,这些问题的话,他的生命价值肯定有点低了。他的精神生命会表现出一些敏感脆弱的状态。还有就是他的心理年龄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稍微幼稚一点点。这个时候我们会认为他的心理发展能力没有跟上他的年龄。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如果普遍存在这个问题,而不是在某些方面有这个问题的话,我们就要重塑生命价值,让他得到更多的爱,得到更多的认可,让他不会变得敏感脆弱,不会对别人的一些行为和说的话反应过度。这需要在未来的生活中给孩子爱。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得到父母的陪伴多,得到的肯定多,父母带孩子带的好,那这个孩子肯定相对来说有宽容心,能够跟各种人和谐相处。虽然有时候也会有小脾气,但是很快就能化解,或者是他在不断受挫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坚强。我们会看到带的好的孩子带起来容易,不会出现各种麻烦的事情,不需要特殊照顾。他比较愿意跟各种人和谐相处,即便是玩不到一起,至少也不会轻易的有过度的反应。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如果确实存在这些偏差,那我们父母在未来教养孩子方面确实要做一些大的改变,不要再用以往那种祖传的方式,对孩子有很多批评纠正,经常数落、敦促孩子,这些行为一定要杜绝。这些行为看上去好像是为了孩子好,帮助他构建什么好的品格,构建好的习惯,其实经常性的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敦促都是伤害。



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心理能力、承受能力不如别人,大概率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对孩子私下的否定太多,导致他的精神生命显得比较脆弱。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确实需要做一些事情,需要真的去爱孩子,真的去陪伴孩子,真的去满足孩子的需求。你让你的孩子日子过得顺,他什么都顺心顺意,他就变得通情达理,他就变得善意,不轻易逃避,愿意面对,愿意合作。

我相信你真正的去实践两年以后,就会发现显著的不同。经常被纠正的孩子和经常被肯定的孩子,他脸上是否经常洋溢着笑容,眼睛有没有光,你会看到很大的区别。还有就是面对挑战时的态度也有很大区别。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