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怎么办?


孩子畏难情绪这样去解决。

家长:陶老师,我怎么解决孩子这个面临有挑战的事情就有情绪化的问题呢?

陶老师:你直接解决情绪的问题解决不了,因为他不是情绪的问题。孩子假期后上二年级,那现在就是一升二,做事容易有畏难情绪,如何引导?做事前,上课前先来一阵情绪,让我很受考验。说白了就是你的孩子很受考验。完成他现在又完成的那个任务,是面临一定的压力的,也许他会做,也许他也能完成,但是他完成这个任务是需要消耗他大量的意志力的。他闹情绪就是在闹我不想干,或者我不想现在干,或者我不想用这种方式来干。说白了,闹情绪就是为了避免自己的意志力进一步消耗,因为它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消耗的越快,消耗的越多,他离倒下的日子就越近了。所以他不想干,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对他的消耗太大,或者用一个流行的说法,就叫这件事情卷的太厉害了。当然可能有的家长不理解这个事,别的孩子不都干吗?别的孩子能完成,你凭什么就不能完成呢?对,那你家长如果想到这一条了,说明你也在开始思考了,那你想明白了吗?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完成,你的孩子不能完成?那别的孩子跟你孩子区别是什么呀?同样是一个老师教同样的教材,为什么别人能完成,你的孩子不能完成,就说明你的孩子没有带好,就说明你的孩子力量脆弱,就说明你的孩子精神生命脆弱、敏感,那既然有这个问题,那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每一个情绪背后有一个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所以你要解决的不是情绪问题,你要解决的是心理需求是否被满足。那我的孩子他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如果他是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有情绪,那就是要解决他不想面对这么难的学习任务的心理需求。他想逃离这个学习任务,那你能否满足?你说陶老师没法满足,我要满足他不学习,那他也不能这么早就辍学了。满足孩子不想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需求,并非是让他不完成。如果说我们允许他不完成,那也只是权宜之计。我们真正要解决的是让他在完成这个学习任务的时候,没有那么难,没有那么痛,不需要退缩,这才是我们真正要解决的。而我们的接纳他现在不完成,那只是第一步,接纳的目的不是为了不完成,而是为了让他有机会未来养成能完成的能力。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就是简单的一个问题,它背后有他的心理需求,而解决这个心理需求的方式并非直接满足,而是我们要超越现实,超越现状,只有这样你才能够面对,你面对了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真正要去关注的是,他还是缺少什么能力,缺少什么心理能力,缺少什么资源,到底是缺陪伴还是缺肯定还是缺父母的连接,这些我们都要注意去突破,你直接去解决情绪问题,直接解决学习问题,直接解决听话照做的问题。这能解决吗?能解决不早解决了吗?



如遇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咨询陶勇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