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每天长时间玩手机还总点外卖,问题成因及解决思路是什么?
中考结束了,孩子在家玩手机,一天玩十几个小时,而且不断要钱买外卖,不给钱,就怪家长为什么要把他生下来,还说要
躺平,转发一些反抗现代
应试教育的
朋友圈。
不断要钱买吃的,一天要50块钱买一些烤串和肯德基,要不要满足?这个家长,一看就是没有学过我们的青春期的课,或者是他没有学好。我们讲青春期的孩子有的需求,不仅包括要满足当下的一些直接的需求,有时候实际上是在试探,试探我的资源,我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们说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一个自我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面,他是国王,如果你不想给到孩子一个自由,不想给到他一个环境,你不认为他是个国王,你就认为他是一个奴隶,那他可能以后就认为自己是个奴隶了,他的自我认同,他与内在自我的连接就很难连接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青春期的孩子不能用正常的思维、正常的道德观,正常的生活常识去跟他较劲。不能去较劲,你可以去表达你的意见,但你不能去辩论或者是在这些事情上跟他对抗,或者借此机会惩罚他。可千万别这样干,像这些较劲过不了多久就过了。你见过哪个20多岁的人、30多岁的人还喜欢吃外卖的?几乎就没有,除非他懒,不想做饭,要不然他不会认为外卖比自己做得好多少。也就是青春期的孩子或者小孩在探索这个世界,探索食物也是一种探索。这是一种需求。当然,这个需求除了探索的需求之外,还有一些就是满足内心的缺失。比如说,孩子认为父母根本不爱他,孩子认为他根本就没有价值。怎么办呢?我得证明我父母其实还是爱我的,我得证明我在家庭里面其实是有地位的,我还是有价值的。所以他通过不断地挑战父母的底线,不断地突破自己原有的消耗量来去证明我是重要的,我是有价值的。你给我买了,就算是爱我,那么你爱我,你就算是疗愈了我一部分生命价值。所以,这还有一部分疗愈的作用,越是亏欠大的孩子,越需要疗愈。当然,每个孩子需要这种疗愈的方式不太一样,到底属于哪个方面要自己去判断。

刚才,我说了一个是探索,就是对食物多样性的探索,就是拓展他的生活认知的边界。另外一方面是确定通过这种形式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配得上你们花这么多钱的。所以,你要让孩子早点不花这么多的钱,就得早点给到他确定的价值。当然无论你怎么做,孩子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会维持这个现状。所以你不要为这些事跟孩子翻脸。
很多家长宁愿把钱花在给孩子报课外班或者买学期房,成千上万的钱、砸锅卖铁都可以干这个事,但是就是不肯满足孩子的需求。就是说,他花成千上万的钱,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是满足家长内心的恐慌。但是,孩子真正的需求,他们一个都不想满足。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孩子成长的需求与父母之间的冲突问题。这个问题不光是你们家存在,我们家也存在,中国存在,国外也存在,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的矛盾,只是说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在这个矛盾上表现的形式、强度不同而已,但是这个矛盾都存在。
所以,你首先要搞清楚他到底有什么需求,再去决定要不要去满足。当然,这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我没法跟你决定。我把问题成因和逻辑给你讲明白了,你来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