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为何小朋友爱看手机,不给就会情绪化甚至摔东西?


一个家长说他家孩子4岁半,爱看手机,有时候不让他看会生气,甚至摔东西,该怎么引导?首先你的孩子学习能力很强。我小女儿在两三岁时就给她配了一个手机,到现在她也不想使用手机,还经常不记得把手机弄到哪儿去了,后来我一气之下把手机给收了,省得她又弄丢了。后来又给她买了一个幼儿学习平板,打字很好,还不伤眼睛,而且我还给他弄了很多绘本故事,各种好玩的游戏,她还是不喜欢。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们基本不管她玩。最近我小女儿痴迷于另外一个故事机。她妈妈看到别人家小学生买了这个听力机来听英语,于是也蠢蠢欲动去买了一个,然后发现这个听力机上有喜马拉雅儿童APP,当然它不能玩游戏,也不能看视频,就是有一些内置的APP,主要是练听力的音频。我就给孩子买了一个喜马拉雅儿童的会员,现在她就天天听什么冰雪奇缘,小公主苏菲亚等这些故事,我也不管她,当然我有时也去弄一些历史故事、古诗这些,发现她不爱听,那就不要逼她。我可以找出来,偶尔让她听一下,让她自己选择,她还是听那个小公主的故事。但我也可以做一些铺垫,比如有时我把故事机拿过来放《西游记》她也听,如果让她自己选,她就不爱听。说明我的孩子在求知欲方面还不是很强。有的孩子天生很强,有的孩子是后天培养的很强。我的孩子天生不太强,后天也不咋培养,所以她高兴就好。最近我在家时,就会每天给他讲两个绘本故事,也不是很喜欢听,但勉强可以听,因为我告诉她也可干别的。我要求她每天必须听两个绘本故事,要去知道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她也配合,但不会像别的事那么热衷。所以我小女儿求知欲不是很强,其实也代表她的这个先天之力不是很强。先天之力强的人,她会有极强的阅读欲望和探索精神。很显然我小女儿不是这样,但我会尽可能给她一些基本的铺垫,也只能这样了。不管怎么样,我不会因她求知欲不很强,不太喜欢学习,然后就花更多时间逼她学习,这样会让他在精神上受伤害,从而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这样她长大也不会幸福,她也会失去幸福的能力。一个人就算她的智力水平一般,但他也可以过得很快乐,很幸福。只要他能够接受这个世界的多样性,能找到自己喜欢干的事,就能获得快乐和幸福。并不是真的要赚很多钱,要获得很高的地位才能快乐和幸福。我看那些大富人家每天都很忙,每天都很紧张,害怕失去自己拥有的财富,真的无法获得简单的快乐和幸福。所以一个人只要他能过好自己的日子,能够应付一些基本的生活,再去找点自己爱干的事,那不就很快乐了吗?你不给他看手机,他就要发脾气,最大可能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的需求满足太少了,最容易得到的快乐和幸福的确给他剥夺了,所以他会很情绪化。如果一个小孩有很多事可做,他就不会轻易情绪化。像我小女儿,她几乎是不会情绪化的,就是除非你骂她,你逼她。你的孩子容易生气,甚至摔东西,一定是他的日子过得不顺,就是他想要的东西不太容易得到,而且可能还会经常有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敦促,那他就容易情绪化和摔东西。看不见美好的事物,他看见的永远是不被满足的痛苦,那种需求的匮乏。有人会立规矩,包括做人做事底线的规则,还有家庭中现实存在的一些具体事物的规则,如何去定?规则用什么形式来定?什么样的规则才能执行下去?如果规则制定了,达不成怎么办?这些都是一个学问。如遇其它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咨询陶勇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