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孩子没朋友就不去上学,这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有的孩子没朋友就不去上学了?

每个孩子他的主要任务是上学,如果一个孩子他不去上学,那可了不得,那很多家长认为不去上学是非常惊恐的事。那你说为什么有的孩子他没有朋友,那就不去上学了?这是很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

我们来看,孩子没朋友不去上学,他人际连接搞不好就不去上学,那是有理由的,因为上学对一个孩子来说那么重要,不用你讲谁都知道他更担心这个问题。所以很多孩子他如果没朋友,他就在学校里面举步维艰。很多事情干不下去,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没有朋友很可耻,丢人,你比如说班级搞一个什么活动,自由分组,那人家都是有小团体的,都已经形成了圈子了,那你没有朋友,那哪个圈子也不属于,那自由分组的时候就很尴尬,除非你在各方面都有一技之长,那大家都抢着要力,要不然谁愿意跟你在一起?第二出游的时候也很孤单。这些事我都深有体会,因为以前我就是这样。我经常在讲中学阶段的事,小学好像还没有什么感觉,在中学阶段,那个时候刚进入青春期,人际的需求是很强烈的,但是自己又不会,又干不成这个事儿。那真的是很尴尬呀。有时候你就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但是我当时采取一个什么策略?我当时就把自己装扮成一个书呆子。什么叫书呆子?就是没事就拿本书看,没事就拿本书看,就看上去我特别喜欢读书,其实只是为了避免孤单的尴尬,这是我当时采取的一个策略。这些策略其实你不用别人去考虑,每个人都是拼命的去找到自己生存的策略,没团伙难以融入。



你看我初中的时候,问题是什么呢?第一,我本身很内向,本身生命价值很低,然后也没有什么见识,就各方面都缺。而且我初一的时候去我外婆的老家上的学,那时候初一好像 10 岁还是 11 岁,一个人去我外婆老家去上学,然后上到初二才转回我父母那个地方,所以我是中途插班。那你想想中途插班是什么个问题?人家都形成团伙了,人家就形成了一个团伙了,除非我为高超的这个人际能力,或者是我有过人的这种个人魅力,要不然他确实是不好融入一个新的团伙。如果大家都从五湖四海来到一个新的学校,那个时候倒无所谓,很困难,没朋友很可耻,就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第二个方面,没有朋友倾诉,难以承受,你在学习困惑的时候,你没有人交流。你遇到人生困惑也没有人交流,你跟谁交流去?你跟老师交流,那社恐的人怎么敢主动跟老师交流呢?所以那条路也是走不通的,遇到现实的痛苦无法倾诉。我们经常在说,如果有一个人听我们倾诉,那我们的痛苦就会减半,我们的快乐会倍增,那我们的倍增的快乐会更好的抵御痛苦,可是没有朋友,比如说我跟我父母关系不好,被我父母骂,那我的痛苦向谁倾诉呢?没人倾诉,学习困惑、人生困惑、现实痛苦。没人倾诉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痛苦越来越多,痛苦越来越多,快乐越来越少。那在这种环境中,痛苦越来越多,快乐越来越少,你待得住吗?你觉得痛苦会累积的。

第三个方面,没朋友很没意思,没人聊天,没人一起去浪,虽然我是个书呆子,但是书呆子也会闷骚,书呆子他也想浪,所以你就会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思,或者在这个地方呆着也没什么意思。第四个方面,难以在学校获得成功。什么意思?如果我在学校里面没有朋友,基本上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是没有人会支持我的,没有人认可我的,我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是无法建立社会化连接的,所以我根本没有办法在这个环境,在这个阶段来利用好这种广泛的社会化资源,来为我未来的人生成功提供支持。所以在这个地方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连不上资源用不上。那既然这个地方没有价值,那我在这个地方待着干啥呀?就是这 4 个问题,大家注意,这 4 个问题可不是你想的那样,没有朋友,那你就多学习嘛,你可以多写作业嘛,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可不是一个写作业的机器,它是一个人,人是社会化交往,没有连接就是没有希望,他不可能在未来成功。当然这个心理机制主要是采集狩猎时期,一个人没有其他人的支持,他是难以应对现实生活的挑战,难以应对这个各种威胁,难以获得这个食物来源,而现在应该是不大存在这个生存的威胁了。但是人因为人的这个人的心理机制,它是已经通过基因传承了,已经形成了心理的本能了,所以在短时间内仍然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一旦无法跟同伴建立联系,他就会觉得我在这个环境中是得不到社会化的支持,那这个环境就是没有价值的,我就没有必要在这里呆下去了,所以他就必然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不是我们简单说的,是找个事情来做,来混时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明白了偶尔关于这个为什么有些孩子没有朋友就不去上学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事情,或者是非常难以让家长接受的事情,这个原因我就讲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我讲的东西对你有些启发,别忘了给我们点赞。

如遇家庭育儿困惑,私信咨询陶勇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