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时,父母应该如何面对?


首先要了解表现不佳指的是哪些方面;其次再做选择是否需要跟老师沟通。

一、我们要去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跟以前没有什么两样,这个时候不需要去跟老师沟通,为什么呢?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得很正常,你去跟老师沟通,这是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这属于低情商行为。

二、那什么时候找老师沟通呢?只有当孩子最近出现了情绪上的困扰,比如说他郁郁寡欢,不高兴,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等问题,就说明孩子心理上遭遇了一些挫败,或者是遇到了一些挑战,这个时候就需要跟老师沟通。



1、和老师沟通之前,做哪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跟孩子沟通。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父母首先要去了解孩子遇到的具体问题,因为孩子已经出现了情绪上的困扰,一定在心理上遭遇了挫败。

什么时候去交谈呢?在孩子情绪相对平和的时候去交谈。



交谈的方式是什么呢?专注倾听、同感共情、启发式提问。

有的父母跟孩子交谈的时候不断的质问孩子、提建议、评价孩子,这个时候孩子就非常抵触跟父母交流,因为孩子知道父母根本就不理解他,孩子知道父母根本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帮助到他。很有可能在交谈的过程中不欢而散,甚至发生冲突,造成新的伤害,导致孩子进一步的遭遇挫败,遭遇情绪的困扰。

因此,父母必须要用专注倾听、简单响应、同感共情、启发提问的方法。只有真正能够理解孩子当前所遭遇的困境,父母表现出同感共情,孩子才会觉得这样的父母是真能理解,真能帮到他,这样孩子才能跟父母讲实话。



现在的你是否已经具备了专注倾听、同感共情、启发提问的能力了呢?如果你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你想要帮助你孩子,甚至让你的孩子变得卓越,这件事情几乎不可能实现。

2、如果这件事情需要老师出面,那么,怎样和老师高效率高情商沟通呢?

沟通的方式不是质问老师,而是去请教老师。请问老师:遇到这个问题,父母该怎么办?下一步该怎么做?该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要用请求的方式、请教老师的时候把问题说具体,这样,老师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还能帮助老师节约时间,同时也给到了老师相应的尊重,这就是高情商的言行。



情商的言行就是要看到对方的需求,满足对方的需求,成就对方,通这种方式来去跟老师沟通,十有八九都能够得到老师的合作和支持。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