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行拿钱的情况,父母要怎么做?进来看看。
孩子偷父母的钱怎么教育?
首先你要去看这个事是不是一个偶发事件,比如说这个孩子小,他不知道偷钱是一件很坏的事,所以他只是觉得这个钱有用,然后突然又可以拿到这个钱。这个时候我们说这就叫偶发事件,这个事儿批评教育就可以了。然后告诉他一个底线的规则,什么底线的规则,就是别人的东西未经许可不可使用,别人的东西如果想用或者你想据为己有,必须要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大家注意,我说的这是一个底线的规则,底线的规则不考虑任何原因都得去讲。如果有机会就去讲这个事儿,孩子这次犯了错,他未经父母同意拿了父母的钱,正好就把这个底线的规则,给他灌输一下,所以这个是需要批评,需要教育的。
那如果说是这个孩子读小学高年级了,或者是年龄更大了,居然父母还没给他零花钱,然后他买瓶水还得看父母脸色,还得求爹爹告奶奶。那这个时候这不是孩子的错了,当然偷拿父母的钱本身是有错的,但是筑成这个错误是父母的过错。我们说父母没有给到孩子合法的收入,没有给到孩子一个在这个世界上进行一个基本消费的一个权利。那咱买包辣条还得看你脸色,还得看你心情好,还得附加个条件你才答应。这个时候他太窝囊了,他完全就是跪着的,完全就是一个奴隶。所以他有时候不想做奴隶,想要自己想要拥有一个响当当的一个权利。所以他就会铤而走险。所以我们说该给孩子的满足,就应该给到,如果你不给,他很有可能就去另辟蹊径。所以有时候孩子走到这一步是被逼无奈。其实她

偷父母的钱也是在满足另外的需求。比如说小孩子去买包辣条,或者是买包卡片,或者是买个小玩具,经不住诱惑。所以他其实拿钱是去满足其他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本应该得到满足。就是说这些需求理论上来讲,就是父母早就应该满足孩子的。那你如果不能满足孩子玩这些东西的需求,那你至少得给他零花钱一个尊重。
如果连零花钱也没有,他最后就只能偷了,他不是偷就是抢,那你说他还有什么合法的渠道?确实没有其他合法的渠道了,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讲,就如果说这个事不是偶发事件,那你这个批批评教育是没有用的。偷东西不对,但是你又不满足他合理的需求,那他还是会偷,就是说你骂了以后,因为你要惩罚他,所以为了逃避惩罚,他可能长两天记性。一旦过两天伤疤不疼了,然后又要去偷,因为它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说一个人,一个就是作恶的人,往往都是有些他基本的人权,基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才铤而走险去自我满足。因为他没有正当的渠道去满足,他就只能铤而走险,这个人就作恶了。所以我们要更多的去善待每一个人,更多的去满足每一个人合理的需求。这样的话他们才能够感受到人世间的爱,才会感受到父母挚爱,他们也不需要通过这种非法的手段去获取去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这个时候他没有必要去成为一个坏人。你以为他想成为坏人呢?成为一个坏人,其实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每天都活在一个惊慌失措的状态。但是真的是没有人想成为坏人,如果他但凡有一个正当的渠道,他一定不会选择做坏事。所以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家庭能不能给到一个人合理合法的满足需求的渠道。你不要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最后他就只能铤而走险。这个事就是这样的,要分开处理。就我们说要看这个孩子到底是被逼无奈开始自我满足,还是一次偶发的事件,偶发的事件可以批评教育,那如果是未被满足的需求,那只能去满足,要不然他还会去干这个事的。所以这个事情就说这么多。

喜欢请点赞转发订阅。如需帮助请留言或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