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看似无意义的事情,对初三孩子却很重要?看完原因,亲子关系都会改善许多!
孩子初三,回家就抱个平板听歌,小时候爱听书,现在业余时间全被占了。歌曲很单一,只有日本歌,一旦阻止就发生矛盾,无法沟通。
为什么要去阻止他呀?很多孩子内心有一个感觉,就是什么好玩、什么有趣,家长就不愿意让孩子干。所以家长是孩子成长的最大阻碍,甚至有的孩子很想把自己的父母干掉,当然这是从内心来讲。为什么呢?父母的存在就是剥夺孩子
自我成长的空间。
首先,初三的孩子
学习压力是不是非常大?他每天在
学习上消耗多,还是得到的快乐和娱乐多?人他是一个精神的平衡体,生理和心理的一个平衡体。比如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去活动,你消耗的热量多于你吸取的热量,那你就会越来越瘦,你的免疫力就会越来越低,精神上也是这样,如果你每天消耗的越多,得到的越少,那精神生命就会越来越崩溃,越来越拖垮。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个初三的孩子,他在学业上的变态的付出,一定会远远大于他在现实生活中精神上得到快乐的成分,也就是他的付出会比得到得多。至少他从老师、从学校环境、从家庭环境得到的并不多,远远低于他这种变态的消耗,所以孩子他自身就会去寻求精神上的平衡。就是我消耗那么多,我必须要有足够多的输入。就像你的手机耗电,为了让手机能够持续工作,就需要定期充电,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充电器充电,不匹配还充不进去。所以孩子选择的充电方式是什么呢?就是听音乐,甚至是一边写作业一边听音乐。

对于家长来说,希望孩子用听音乐的时间你听点书,听点历史故事,历史就更清楚了;听点名人故事,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多举几个例子,那就是锦上添花。你为什么听音乐呢?学校又不考音乐,?或者考的音乐和你听的这个歌没关系,而且你还听日本歌,也不知道他们在唱什么。所以家长的角度是你应该更高效、更功利的
学习。
而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孩子的需求是我得找到对我来说最容易的一种快乐方式。这个同学就是听歌,而且听日本歌,那个同学是刷短视频,另外一个同学是看电视追剧,每个同学的策略都不一样,所以你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你的孩子做这件事情,他到底是在干什么?他的内心需求是什么?如果你看不见他的需求,不肯满足他的需求,就必然会发生冲突。
你说陶老师能不能教我一个办法,让我的孩子不听这个没用的东西,让他愿意去听书或者去复习、预习?让你的孩子多去
学习,有两个办法。第一就是你跟他讲道理,让他觉得他不
学习,他就对不起列祖列宗,可以想方设法来证明这一点,然后他可能就去学了;或者你使用暴力,直接粗暴的逼他学,不学他死也死不成,活也活不成,他也去学了。但是我告诉你,无论是哪种方式,甚至包括你使用某种温柔而坚定的方式,你成功了,他失败了,但是你要知道,他追求的东西是身心的平衡。如果你的孩子失败了,他身心不平衡了,就算他
学习增加了个三五分,对他人生没有决定性的改变,但是他的精神崩溃了。所以你会知道很多孩子
厌学、
抑郁、空心病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很多家长想要让孩子继续多
学习、多
努力、多认真,然后孩子的身心失去平衡,导致了心理上的病态。所以不要以为让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
学习,这个老师讲的东西有用,这个老师高明,你不要认为他高明,我告诉你,你的孩子现在能达到的
学习水平就已经是他最好的
学习水平。如果他现在疗愈的越好,如果他现在得到的东西远远多于他付出的部分,他到了初三下学期,就必然会快马加鞭,必然会有一个重大的突破。如果他现在只是刚刚保持一个平衡,那他可能会坚持到初三毕业,还是保持现在的水平。如果他消耗的越多,那么他会越来越差劲,他越来越无法专注,甚至都有可能无法进入
学习状态。结局就是这三个,没有别的结局,所以你自己去琢磨你要如何去对他。

当然这件事情我这么和你解答,可能你也明白了,但是我相信在此之后,你们之间必然还会有更多的冲突,必然还会有更多的矛盾,因为孩子的需求层出不穷,如果你看不懂孩子的需求,你想轻易的去阻止他的需求,轻易的让孩子去满足你,那就属于什么呢?那就属于杀鸡取卵,因为真正需要的是需要成长的是孩子,而孩子的成长是在需求满足的过程中成长的,而不是什么都没有满足他就成长了,那不可能,所以满足你越多,孩子成长就越少,最后他的心理能力就发展不起来,他的心理年龄就成长不起来,他仍然还是辍学或者
厌学,所以我建议一定要听,不听我的,还要继续索取结果,现在很多
厌学孩子的结果就是他的明天。
所以你们终将会证明这一切的,所以一般来说,抽象思维成熟的人,一听陶勇老师讲的内容,他在大脑中就能够推演出这个结果,这叫抽象思维成熟,或者叫悟性高的人就是这样,如果不够成熟,悟性不够高,那只能去试错了,只能是让孩子
厌学、辍学他才回头。甚至有孩子已经
厌学、辍学、甚至都不想活的时候,还有家长不回头的也有太多了。这些家长我们是帮不了的,我怎么说他都不信,因为他无法从大脑中去推演这个过程将会如何发生作用,他无法相信,那实在是没办法。
所以我们的课程其实卖的不多,也是因为能够识别这个过程的家长确实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