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观:解读,清华学生身上的七个普遍现象,及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
钱影一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期间,每学期都会定期参加一个活动,就是院长跟学生品下午茶。这个活动能够真正的去了解这些清华学生的所思所想。活动过程我就不详细介绍了,我就介绍他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清华学生存在的七个普遍问题。
大家不要以为考上北大清华,就是天之骄子,就是国之重器,他们目标明确,迟早会成为祖国的栋梁。那可不见得。我们看一下清华的学生七个普遍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就是忙,忙碌、盲目、茫然。课程多,作业多,活动多,大家普遍反映比高中还忙。那就对了,我们应该说 K12 阶段应该是一边玩一边学,小学是以玩为主,顺便学点,初中是一边玩一边学,高中是要多学一点,少玩一点,到了大学恐怕就只剩下学了。这才是一个正常的顺序。所以清华学生忙碌是正常的。

但是他发现忙碌之后不知所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盲目就是盲目的听辅导员的话,盲目的跟着学哥学姐的脚步走。他们说要去留学,他们说要去考雅思就考雅思,就是缺少自己何去何从的目标。
很多清华学生有空心病,为什么有空心病呢?表现是什么呢?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
学习,也不知道为什么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做什么人,做什么事,好像大家都在做这个事,我就跟着做。
第二,学分导向。学分成绩一直是学生关注的问题,而且越来越关注学分导向,有自身的逻辑,各种评奖推荐研究生找实习找工作,很难逃避学分,因为它可度量、可
比较。这几个为了学分而去
努力的这个目标,在我们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各种评价推荐研究生找实习找工作,搞了半天,你
学习就是为了有人推荐,能够直接保送读研究生,就是为了评奖,为了这个目的,这个目的没有意义。它是一个阶段性的事物中的一个具体的评价。不能把这种细节琐碎的事情当成你人生奋斗的目标。

那到底应该为什么呢?
学习应该关注什么呢?当然不是关注分数和成绩,而是应该关注到底要做什么人。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说马斯克,想要人类用最低的成本尽早启动火星的探索,在火星上旅行、观光或者居住,这就是他想做的事。想做这个事,当然就得去研究航天器,研究行星上的各种生态。那你天天都在研究这些东西,难道你还找不到工作?难道你还考不上相关的研究生吗?如果你确实特别喜欢,但真考不上,我们认为你确实是不应该上研究生,因为那个东西不是你
能干的事情,你做一个民间科学家就好了。如果你确实是既喜欢这些事情,同时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同时你能够在短时间内
阅读大量的学术著作,而且都能够明白他们在说什么,那你就不用这么拼命也能考上研究生,我估计人家抢着要你。包括现在很多研究生的导师也很痛苦,想要找一个真
学习的学生太难了,好多真
学习的学生都走了,去国外了,剩下的不都是为了拿个文凭的学生吗?这种学生你花那么多年,用你的生命培养,他学完以后拿了个证,他再也不干这个事了。你说这对导师来说多么挫败!所以这个特别糟糕,根本不可能成为人才。
第三个现象,变相缩短学制。大学生或者硕士的第一年选课非常多,这样他们能够提前学完学分的要求。能够用 2 到 3 年学完本科的所有学分要求。能用一年学完硕士的两年学分要求。留下时间干什么呢?实习找工作,然后继续修学位。匆匆忙忙、为名为利,这真的有意义吗?
我记得当年孙悟空要去拜师学艺,学长生不老术。他先来到南瞻部洲,发现那里的人都是为名为利的盲虫之徒,跟这些人学根本没有用,不能了解人生的真谛,更不可能学到长生不老之术。所以他就离开南瞻部洲到了西流霍州,这个就特别像现在我们很多人去追求
梦想,他就得去西流霍州,是为什么呢?南瞻部洲这些人太功利,你这样干不就是浪费生命吗?不就是为了找个饭碗吗?找个饭碗你配得上这么卷吗?所以这点就表现了我们中国学生很匆忙很焦虑,而国外学生他们有一个间隔年来变相延长学业。

什么叫间隔年呢?大概就是,我可以中断一年的
学习,或者晚一年完成
学习任务。我先出去周游世界,我先出去打工体验生活,找到我真正要做的事情,我再回来接着干,这是一个真正的人生体验。
第四个现象,焦虑、纠结、内卷。学生反映的焦虑状态与日俱增,焦虑导致纠结,什么都不想失去。然后发展的趋势指向了内卷,他焦虑什么呢?焦虑比不过别焦虑自己。焦虑自己进不了体制,当不了城管,然后就不断的去做那些功利的事情,刷分刷实习。
可是这些东西真的是你要做的事情吗?真的对你未来的人生有铺垫吗?你做这些事情真的高兴快乐吗?既不高兴也不快乐,对未来人生也没有铺垫,那他也不能增加你的收入,也不能增加你的成就。你去内卷什么?你到底在内卷什么呢?!

第五个现象,大学如同高中,过去说大一就是高四,现在说大学如同高中,就是大二以后也像高中。这反映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能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再从学生自己对海外交换
学习的反思中可以得到印证。
去海外
学习的意义不在于
学习了更好的课程,而是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真正体验到大学如何不同于高中。但是似乎我们的学生到了国外去交换,也是为了拿一个了不起的经历,还是内卷,这样的人生真是不值得过。
第六个是做研究的困惑。好学生往往学的多一点,早一些,深一些。主要这些好学生,这不就是智力超强的学生吗?他们会做题、会考试,但是不会做研究。教师对学生普遍的评价就是出色的研究助理,但是做独立研究确实没有入门,在社会科学中尤为突出。即使理工科学生虽然也能发论文,但多是导师给的题目,学生做实验也非独立研究。为什么不能独立研究呢?因为只会刷题。从小就是听别人说,别人说什么重要,到了大学也得听学姐的对不对?省得走弯路,从来不思考现象。

第七,均值高。方差小。我们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非常扎实,整体水平较高,就是所谓的均值高。但是学生同质发展,冒尖学生少,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有高原,但是无高峰。所谓方差小,清华集中了全中国最有才能潜质的学生,但是他们中出现的突出人才少,创造性人才少。大家想想,为什么创造性人才少呢?因为大部分时间去做没有创造的事情了,你的脑子已经被训练了,那你怎么会有创造力呢?大家通过这么多年艰苦卓绝的
努力,得到的是什么?得到的是一个从天才变人才,从人才变地才,从地才变蠢才的结果。艰苦卓绝,辛勤耕耘,就得到了一个潜能递减、越来越差劲、成就越来越少的结果。你们到底在卷什么呢?别以为你把孩子送进清华你就成功了。很有可能你的孩子本来是天之骄子,最后变成了一个能够挣三五万块钱,混吃混喝的一个人,你还挺高兴,你还以为自己很厉害!所以真的是毁孩子,父母皆祸害。这些孩子到底是谁培养的?主要是父母培养的。
我们来思考几个简单的问题,清华学生为什么会茫然?只有一个原因,空心病,不知道为什么要
学习,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不知道未来要去做什么人、做什么事儿。
当然可能大家不同意。怎么不知道要做什么人呢?我想进体制内,拿个铁饭碗,找个好工作,最好少干事,多拿钱。这怎么叫不知道做什么人,做什么事呢?可是这样的目标不是一个青年人应该有的目标,那是退休老工人的目标好嘛!所以这样的目标不会给一个人带来生存的意义,他当然会茫然,当然会慢慢的状态越来越糟糕。为什么会茫然?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
学习,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不知道为了要做什么事儿,做什么人,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做事情的过程中、
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痛苦,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我就凭我的智商、我的意志力去学。那你想想,一个人凭意志力从小学一年级学到了大学四年级,学到了研究生毕业,这个人的精神会毁成什么样?你们自己去想,你们自己去脑补,在这个过程中缺少快乐,缺少意义,缺少过程奖励,全靠意志力,全靠内卷,全靠咬着牙过来,你说这样的人他长大精神能正常吗?他能创造性的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吗?打死我也不行。

当然你没办法,他们智商高,你再怎么毁他也比我聪明。他看上去好像比我成功,其实不见得,至少对他来说已经失败了。
第二,为什么要追求?学分的意义何在?你考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学分吗?是为了文凭吗?那个文凭能够给你学问吗?那个文凭能够给你能力吗?那个文凭能够给你成就吗?不能,那个文凭只有在一个懦夫、一个完全没有本事的人,他找工作需要一个硬通货,对不对?什么叫硬通货?值钱的东西。只有笨蛋才需要这个值钱的东西拿去炫耀,说我很厉害。真正的厉害,我需要这个硬通货吗?我做出的成就就是我的硬通货,我只要跟你交谈五分钟,你立刻被我征服,这就是硬通货。但是那个文凭只是在找工作的那一下子起作用。那些未来的人生那几十年人生,能靠文凭吗?可是大多数人为了追求学分,为了追求文凭,已经把真正重要的能力发展的机会错过了。所以一生中天天都要用,时时都要用,越来越重要的能力在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全部错过,就是在找工作,一个笨蛋才需要的硬通货,只起一下子作用的东西,你用了前半生去
努力,你说这样有意义吗?
我们再看第三个,为什么要缩短学制?缩短学制不就是卷吗?不就是我用四年的时间,拿两个学士学位,用五年的时间我读下博士。当别人还在学校里面读书的时候,我已经拿到了一个很高的文凭了,我已经可以去煮找饭碗。难道人生就是为了找饭碗吗?难道你花了二十多年的青春就是为了一个饭碗吗?如果没有这个东西,难道你就没有饭碗了吗?我不知道是学生在自己卷,还是他们的家长在卷。如果是家长在逼迫孩子卷,那家长也太坏了,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不去看重孩子的幸福和未来。如果学生是自己卷,我觉得我该卷,为什么呢?他脑子已经被教坏了,他已经不独立思考了,我到底在卷什么呢?如果你足够聪明,你卷不卷,你都能够成为优秀的创业工作者,你都能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当然我们说的足够聪明的人,他
学习能力强,还有极强的求知欲,他做事情肯定比我做得好,他讲课也比我讲得好,所以只要你想做,一定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人才。如果你不想做,你只靠着咬着牙去做,这做了也没用,因为做了不是你的东西,这些东西很快就会忘掉。

清华学生身上的第七个普遍现象,这些现象都指向了错误的
学习观、错误的成长观、错误的人生观。这七个现象完完全全就是空心病的具体表现,完完全全就是导致我们国家在很多领域被卡脖子的根本原因。
今天我把这七个普遍现象喊出来,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你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你的孩子到底想成为什么人。这些事不解决,这个过程中只有痛苦,只有艰难,没有丝毫的快乐。其实你只需要把前面的事情做一点点,那么这个过程就没有那么难,而且会得到更大的成就。为什么不去做呢?即便是你要卷,要科学的卷,快乐的卷,然后得到更大成就的卷,那不就卷得比他们漂亮吗?你为什么要用世界上效率最低、痛苦程度最大的方式?这才是我真正百思不得其解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独立思考,为什么要去卷?为什么要去追求这个东西?这东西意味着什么?如果不这样,有没有别的办法?你能不能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