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孩子小时候严加管教各方面都很好,长大后却没有越来越好?反
“小学、初中听话成绩好,进入高中
叛逆,成绩一落千丈。查原因。”
为什么小时候严加管教,孩子各方面都很好,长大后却越来越糟糕?典型的表现是小学阶段以及初中或者初中前期阶段
学习成绩很好,各方面表现的不错,积极、
努力、认真、听话。到了初中后期、高中的时期,孩子就
厌学,沉迷于手机,沉迷于网络小说。这是非常典型的一个状态,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必然的结果。
当然有一些情况除外,比如小孩聪明,小的时候成绩也很好,也很听话。可能在初高中的时候不会
厌学,不会进入
抑郁情绪的状态。那种是例外。因为他聪明,他在这个过程中付出很少就能达到很高的成就,他最后不会导致这种灭顶之灾。

为什么小时候严加管教,孩子各方面都很好,长大后却越来越糟糕,这看上去越来越像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为什么小的时候严加管教,小的时候表现得很好?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小学阶段,如果他每天先完成作业再玩,如果他写的笔记成为老师宣读的范本,如果他每天都主动预习,主动复习,如果他每天都超额完成老师要求的背诵、默写这些任务,你千万要小心。为什么小的时候能做到?第一,他想做好孩子。为什么呢?因为他力气很弱,他不做好孩子他就要倒大霉。成年人是无情无义的,说要抛弃他就要抛弃他的。当然并不会真正抛弃,但是会轻易使用这种威胁。这种威胁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小孩子选择了听话配合,这是一种生存策略。 100 个小孩里面,就算是同一个父母,他也会选择不同的面对的策略。
有的小孩小时候听话,妈妈说什么都是对的。得让妈妈高兴,“因为我爱妈妈,所以我得让妈妈高兴。”因为孩子比父母更爱对方,所以这些孩子都是爱父母的,他宁愿牺牲自我的发展,宁愿牺牲自己当下紧急且重要的成长任务,去满足父母的需求。

认真
学习,好好
学习,然后提前预习,课后复习。这些不是小孩的需求,是成年人的需求,是教育者的需求。一个小孩绝不可能以这样的
学习方式作为他成长的需求。小孩的成长是有一套生存智慧的,这个智慧绝对不是在那里坐着默写,反复预习、复习。如果是这种形式,这个小孩已经变异了。比如我们认为从小听话,
学习习惯好,这种小孩是忽略了自身的心理发展的需求、能力发展的需求,去做一个对小孩毫无意义的事情。
今天我就说在这里,你要不信过几年咱们对峙,你孩子怎么样。当然我还是那句话,有一种例外,就是你小孩子智商高,他做这些事儿不费吹灰之力,那么他就不会受到过多的伤害。普通孩子一定是有伤害的,这不是
学习方法的事情。
小的时候为什么有用呢?有一部分小孩爱父母,他听父母的,他放弃了自我。你还以为是好事。但是到了青春期,他要么就不再听你的了,要么就已经意志力耗尽了。两个结果,要么就严重的冲突,要么就自我放弃,不学了,随便你怎么说,你说急了我就死给你看。

如果你家庭教育得当,你不是这样带孩子的,你的孩子同时还智力高,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青春期以前那套不行了,孩子不怕你了,他不认为你是他的希望了,他觉得你做很多事情还不如他想的明白,你什么也不懂,你自己都不爱
学习,他听你的,他不就完蛋了吗?不想听你的了。也许你说的仍然是对的,但是他还是不想听你的。因为他必须要打败你,他不打败你,他就无法站起来。这个时候他就不是乖孩子了。
既然孩子不听你的了,他不按时写作业了,不那么
努力了,他
学习成绩自然就下降了。到青春期这个事就无效了,而且往往会有非非常大的反差,以前特别好,班级几名,年级前几名,到后来越来越差,甚至连作业都完不成了,连学都上不成了。这就是为什么青春期以后就无效了,因为他要做他自己。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已经意志力耗尽了。小学的时候那么认真的
学习,把那些根本就没有必要的精力用在用功上面,而那些不是小孩成长的需要。既然不是小孩成长的需要,那他做这些事情就不会有快乐,他是痛苦的。当然他也能得到一些奖励,奖励就是
学习成绩好,老师表扬。但是
学习成绩好这件事情本身对生存是没有意义的,至少对儿童是没有意义的,做有意义的事情人才会感到快乐,虽然真的得到了表扬,这种表扬是虚无的,这种表扬不足以支撑他的付出。也就是说他小学的时候一直在透支,到了初中就已经该透支完了。透支完不是说力量用完了,而是因为初中的透支速度会加大,对青春期之后就无效了。
那种人造的优秀,我认为就是
学习造假,父母做了无意义的事情,而且还是用非常笨的方法,死记硬背的方法,孩子怎么能成功呢?不按规律去
学习,竟然能学的好,这个事正常吗?一定会受到惩罚的。不光孩子受到惩罚,父母也会受惩罚。为什么呢?孩子不好了,父母就坐卧难安,这就是对父母做错事情的惩罚。如果父母做对事情了,孩子就越来越好。他快乐,父母快乐。
快乐是证明做对事情的最重要的标尺。如果你越来越不快乐,一定要悬崖勒马,赶紧系统
学习科学育儿底层思维,要不然谁也救不了你。

如果青春期的孩子还听你的,你还管控他的
学习,你还是想方设法不让他看电视、玩手机,你继续快马加鞭的催促,孩子很快就会进入
抑郁情绪状态。如果他
厌学了,你还不允许他
躺平,结果就是空心病。
空心病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不知道为什么
学习,考上大学也不知道学什么。现在大学退学的人越来越多,完不成学业的人越来越多。你再想
学习造假这个事以后干不成了。关键是你拿着文凭干啥,拿着文凭给你一份工作,你也干不下去。我就白给你一份工作,你也干不下去,你也干不成。一个空心病的孩子,只要他没有真正觉醒之前,他什么也干不成。
为什么小时候严加管教的孩子后来出那么多问题,刚才我说了很多原因,还有一些底层的原因,他在小时候成长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你以为儿童的成长就是拿碗干饭给他吃,就长大了?他要干很多事儿没干成,他精神上就会觉得要完蛋,他就会
躺平。

小时候听父母的话,在
学习上投入过多的孩子,放弃了
自我成长的需求,来满足教育者的需求。他关键的能力在关键的时期没有发展起来,他做了跟他未来一生都不重要的事情。你觉得这样的人能精神状态很好吗?他会遇到困难不退缩吗?一个人营养不良,你觉得他有力气干重活吗?
严加管教的孩子,从小成长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没有成长的自由。需要发展什么任务,只有他才知道。他身体的本能驱使他去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对他当下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发展任务。这些孩子是严重的透知了未来的生命力,没有时间去做生命最重要的事情,却做了对他生命极不重要的事情。
严加管教的孩子没有自我,什么叫没有自我?就是“我”这个人没有精神,“我”的精神生命没有成长起来。再说一个更具体的,我的心理年龄没有成长,我现在是四五十岁,可是我的精神生命或者我的心理年龄是个八岁的小孩,这就叫精神生命没有成长起来,他的自我没有发展起来。你觉得一个四五十岁的躯壳,内心有一个八岁的小孩能做成什么事呢?能运营好自己的家庭吗?能应对职场的各种挑战吗?能带好自己的孩子,能跟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好好相处吗?不能,肯定不能,啥也干不好,最后自己很痛。

问题的根源心理机制我已经说完了。那解决方案是什么呢?解决方案是不要严加管教,反其道而行之,尽可能满足孩子当下的需求。说的再具体点,孩子想玩就让他玩,玩够了再
学习。孩子不想
学习就说明这种
学习方式不太适合他,就要把现在的
学习变成游戏的方式。说白了就是变着花样去满足孩子。如果你没做到这件事,没做成这件事,孩子就不想学,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你如果用让孩子听话的方式让他学,这种方式是要透支未来的生命力、意志力,只能用在生死存亡的时候,不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如果使用完了就没有了,孩子就趴下去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有的人十几岁就死了,但是七八十岁才埋。”“虽然他还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