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满足孩子各种需求后,孩子得寸进尺的原因及对策


孩子逼我们在外面租房陪读,租房后呢请假回家更方便了,请假更多了。他逼我们给他买小狗狗,买了以后,他的承诺全部都做不到。为了适当地给他减压,同意他玩这款游戏。最后他玩游戏的时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地增加。一不同意给他加时间,他就耍赖皮说不上学了。家长说我们该怎么办?提问完毕。

这个家长遇到的这个问题比较普遍,这是个什么问题呢?实际上它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需求要不要满足,为什么我满足了以后,孩子并没有变得更好,反而越来越糟了?看上去是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楚的思维。你的孩子现在在游戏方面花的时间越来越多,然后他各种折腾、各种幺蛾子不断,而且甚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同时我们也给了她很多满足,我们家长就仿佛觉得好像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满足带来的结果。但是你别忘了,在我们满足孩子的同时,在你的孩子生存的同时,还有些东西在变。还有什么东西呢?就是离中高考越来越近,学习越来越难,任务越来越重,同学关系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要完成胜任这个压力的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压力是在快速地增加,但是我们的能力并没有快速增加。我们的能力并没有快速增加,所以你的能力是满足不了这个压力增加的这个速度,最后你就会被打败。那你被打败了,不就是越来越退缩吗?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典型的归因错误。



比如说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满足了很多,我们爱了很多,好孩子越来越不好,我们就可能会认为我们这是溺爱,我们这是惯子如杀子。如果我们当初不答应他,说不定他不会有这么严重。我们往往都会这样去归因。但是你会发现很少有家长把这些责任归因于学习的无意义,学习压力的过太,很少有家长把孩子的问题归因于学习,而往往会归于孩子不听话。但是也有少部分家长会归于父母,没有带好孩子。但是更多的是归于孩子,而不是去怪学习。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是学习的问题。学习压力太大,孩子在学习上遭遇了太多的无用功,他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但是没有看到进步,没有看到希望。就说我们说一个人不可能长期投入意志力去做一件他永远也看不到希望的事情,所以他很快就会慢慢地放弃,然后退缩。老子不干这个事了!因为干了以后也没有好结果,也不会有突破。那不干了,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正常的人正常的选择。我们说也有那种听话的孩子,学习很重要,学习习惯很重要,早睡早起很重要。那我就听你的。你听了他们的你要知道,有些老师,有些学校是无底线的,他会疯狂地占有你的时间,疯狂地耗用你的生命力。他根本就不管你是个人,他更不管你是个儿童,更不会管你是个哺乳动物。他不管这个,他只希望我哪怕多占你两个小时的时间,你只要能增加0.5分,那我也赢了,他会这么去想,但是他不会想,你过几天会怎么样,你会不会崩溃掉?那不是他想的事,你崩溃掉了。你最好是休学,休学不占用我们的平均成绩。

我们只保留那个我们说叫幸存者法则,我们只需要幸存者能够胜任这个压力,能够在这个压力中能脱颖而出的那种人。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学习太变态,学习压力太大,学习过程太单调刻板。其实任何一个角度都能解决。你把学习压力放小一点,还是不见得会考得更差;你把过程搞得更人性化一点,孩子不见得会厌学。其实每个环节都可以做好,但是那帮孙子他每个环节他都不干,他都干不了,他没这能耐你知道吗?所以他把孩子给逼疯,把家庭给逼疯。那你看这个家长不就是认为是孩子在逼我,我们其实完全没有想到是学习,是某些学校,是某些老师在逼他们,你的孩子你想想他一直在自救好吗?

他先让你们在外租房,为什么?租房可以天天走路回家,走路回家就可以疗愈,一会得到点自由,他一直在自我救赎,但是他发现我天天回家我还是疗愈不够,那点时间不够我回家去,我妈还给我脸色,我爸还给我脸色,而且学习压力也没有减少。他只是说路上多了一点自由,但实际上他学习压力一点没减少,学习的困难一点也没减少。



然后他为什么买小狗?因为小狗能够疗愈我们。对不对?能够给我们一点快乐。如果你爱一只小狗,那么你和小狗都会互相分泌催产素和分泌多巴胺,所以它能够给人精神上一点快乐。那我就告诉你,如果你家没有这只小狗,没有这个租房子,他可能早就彻底不学了,但是历史不可以重演,所以我无法证明这一点。但是从我见过那么多人的情况来看,它就是这个结果。

所以你看不见你做的这一切,让你的孩子能够坚持到今天,还没有彻底放弃,你认为他还在越来越堕落,那是你的问题,那是你认知的问题。包括游戏也是这样。我不知道你的孩子几年级,如果你的孩子到了高中,他玩个游戏还要看你的脸色,那我认为这个孩子没有自由,他不可能成长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他既然不可能成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他怎么能应对一个高中阶段如此变态的压力和学习强度呢?所以我看你现在还在管控孩子的游戏。从这个动作来看,这个孩子不可能生命价值高,他在你面前一直是跪着的。一个跪着的孩子,他能成长,他能前进吗?可能性极小,所以家长的认知偏差太大,家长的育儿方式简单粗暴。那我可以相信,在生活中给到孩子的这种无条件的满足和爱,几乎没有包括租房,包括小狗。我相信都是有条件的满足孩子的,都不是无条件的。因为他说了一句话说,我满足了这个孩子,承诺一个没兑现。这不就是有条件的满足吗?有条件的满足没有爱,只有交易。你的孩子配不上一个家庭的爱,配不上父母去给到他生存的资源。那一个不配父母给资源的孩子,他能有信心活到成年,他能获得成功的资源和机会吗?不可能。所以你的孩子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这个秘密解开了,就是这样,必然如此。如果它是别的样子,那才怪。

喜欢请点赞、转发、关注,点头像进去找专栏和橱窗购买陶老师课程。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