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不逼孩子又能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有家长问:5岁多的男童读幼儿园,希望帮他报很多兴趣班,结果他都不想报。他平时不爱运动,很想帮他报篮球,但是他不喜欢。很多家长说逼他上篮球课,自然就会动起来,不要太由着他。那我是该逼他一下,还是由着他呢?
陶老师回复:首先为什么要让他报篮球课?其次为何必须报篮球班?我们让孩子去运动,这个无可厚非。甚至我还希望每个孩子学一门乐器,擅长某项运动,都没问题,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无害。培养兴趣爱好,在他遭遇挫败时会多一份力量支撑,但为何是篮球呢?咱们能不能找一件不需逼他但又愿意去做的事?也许你逼了以后他真的能去
学习,也能去打球,但我们养孩子是为了养育一个健全的,能给人类带来创造的孩子,而不是养一个会去上课外班的孩子。我们培养的孩子,好与不好,成功与否,并不在于你是不是逼孩子去学打篮球。所以别人说的话不要完全听从,你得判断一下,作为父母,成不成功不是取决于你说什么他就去做什么。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就算你把孩子说服去学打篮球,也不代表他就成才了,没问题了,更不代表他优秀了。如果你不择手段逼孩子去做他不想做的事,就算这个过程做得非常人性化,我仍然觉得这是一次伤害,这样的伤害越多,孩子未来的精神力量就会越弱,最终他取得成就就越低。或许你还觉得自己逼得不够,孩子学得不多。所以首先必须要明确你到底要干什么?不就为了让他有个运动项目,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吗?那为何必须是篮球呢?即使篮球很重要,那你干嘛不去想一些能让孩子愿意学篮球的方法,而是逼迫? 对孩子提个要求,骂孩子一顿,再逼迫一下,岂不是世上最简单的事吗?如果这么简单就把一个孩子培养好,那也太离谱了吧!想培养好孩子,绝对不是提个要求就能做成的。只有父母才能培养出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而家长是不可能做到的。家长和父母最明显的区别是:父母为了你好,所以要把成年人拥有的资源,包括时间、精神鼓励、物资等都投入给孩子,这叫为了你好,我要付出;而家长是什么?家长是为了你好,你要付出,这两种培养孩子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靠简单地逼迫一下,也许他去打篮球了,但是他不可能因你逼迫就成功或者能够更喜欢篮球,除非他有篮球天赋,否则不可能热爱,更谈不上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如果你觉得什么事情重要,一定要去做足够多的铺垫,让孩子愿意去做,喜欢去做。例如:为了让我儿子喜欢古典音乐钢琴曲,我做了系列铺垫,早上起床就给孩子放古典音乐,经常跟孩子讲那些古典音乐的作曲家,我们家的背景音乐也都是这类古典钢琴音乐,还带孩子去看演唱会(虽然我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就要孩子慢慢在这方面不讨厌,甚至觉得有点意思,然后变成太有意思,这个过程是需要铺垫的。除非你的孩子是音乐天才,不需要铺垫,他拼死拼活都要去干这个事,否则你必须要做大量的铺垫。以上是我的建议,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