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小学高年级孩子,成绩不差,喜欢玩游戏、B站,要不要管


家长问:六年级孩子,成绩不差。早期陪伴不错,喜欢运动,很积极。现在为什么爱玩手机,很喜欢玩游戏、刷B站,不爱洗澡,不爱运动。

这就是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当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男孩,到青春期的男孩终于有机会做他自己了,终于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自己的领地里去构建一个全新的天地了,所以在一段时间里,他很有可能很宅,不讲卫生,不按时吃饭,喜欢关门,这很正常。只要你不在这个过程中伤害到他,不去否定他,不去证明他要完蛋,那这些问题慢慢都会得到解决。他年龄大一些了,他就会开门,然后慢慢回归家庭,变成一个成熟的人,现在他是从一个儿童向成年人转换的过程。他有很多需要去整合的价值观,有很多领域需要去探索,像你说的玩游戏也好,刷B站也好,看短视频也好,都是一个男孩最简单的探索世界的方式,只要他没有放弃学习,你就不用太担心。

当然,他做这些事还有一个功能是为了对抗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无意义、学习的痛苦。如果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无意义和痛苦感越深,他可能在这些事上花的时间就会越多,这就让很多家长坐卧难安。如果家长明白玩这些同时是探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家长就不会有那么多担心。



问题在于,孩子做这些事有疗愈的作用,就容易上瘾,痛苦越多他就越需要时间去疗愈,这个过程就是上瘾的过程。但是这你不能怪孩子,如果你要骂,只能骂他们把学习任务搞得太多,搞得太难,搞得太无意义。我很少听到有家长去骂这些问题,然而这些才是真正造成孩子厌学,或者造成孩子花太多的时间去疗愈自己,而没有精力去追求更高阶层的发展的原因。

很多家长做的是阻止自己的孩子疗愈自己,导致严重的亲子冲突,导致孩子受的精神伤害越来越多,那么他离彻底辍学或者抑郁就会越快。如果你阻止孩子不成功,仍然也会失控,因为应试教育的伤害和压力并没有减少,而且是与日俱增,你的孩子仍然有很大可能会在未来花更多的时间去干这些事。所以这些问题本质上难解决,就难在它不是你孩子的选择,也不是你的选择,而是你们被迫的选择,因为没能真正的解决应试压力的问题。

我们国家在搞双减,很多愚蠢的家长会去对抗国家的双减政策,甚至帮助这些作恶者去隐瞒他们的作恶行为,然后继续把自己的孩子推向更高更强的学习压力中,然后美其名曰为了孩子的未来。其实哪里有什么未来,一个中学生如果精神正常,不抑郁厌学,能够高中毕业,就已经打败80%的孩子了。前段时间有统计报告显示,高中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是百分之二三十,所有抑郁的检出率是百分之四五十,其实远远不止。很多孩子已经在抑郁的路上,有的孩子聪明,他会掩饰自己的表现,因为调查不就是填表填问卷吗,他知道你想要什么结果。所以现实肯定更严重。你都不要想你的孩子能学业成功,你孩子能够精神正常地毕业,不厌学,不厌世,他就已经打败了很多人了,他就已经是市场上的佼佼者了。



所以你的孩子学习不差,也没有放弃学习,现在只是探索,同时也有可能在疗愈,你要去关注到底是探索的成分多,还是疗愈的成分多。如果是因为现实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是疗愈的成分多,那么你就要给孩子减压。你要么给孩子减压,要么尽快地提高孩子的精神生命力,否则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疗愈自己,甚至没法做别的事情。这是我的一个忠告。我说的这些事儿可能现在还没有发生,但是你需要去关注这个问题。

喜欢请点赞转发订阅。如需帮助请留言或私信。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