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孩子被孤立了怎么引导?


孩子被孤立如何引导。

“孩子被孤立了,怎么引导?”那就赶紧抱抱啊。被孤立了,这个伤害太大了。从生下来,从能爬行开始,他就拼命的想进行社会化连接,逐渐远离家庭和父母的控制,这种需求到青春期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峰,一直要到可能五六十岁,一个人自我圆满以后,他才不再依赖于社会连接,不再依赖于外在的评价。所以很长的一个生命阶段,他都是有社会化的需求的。

一个孩子,在一个社会化的学校环境被孤立了,或者被老师否定了,如果没有人跟他一伙,没有人帮他改变现状,那这个孩子在这个环境中,已经被宣判死刑了。也就是说他不可以在这个环境中使用这些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这个环境,这些人。



孩子在学校被孤立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人帮他走出困境的话,他基本上就呆不住了。困难程度相当于在学校被一个老师拼命的否定,基本上也呆不下去。这个时候孩子遭遇了灭顶之灾,你的孩子只要不是小学低年级以下的孩子,他对社会化有很高的需求,他被孤立了就是灭顶之灾,他就会有很多很多的自我攻击、自我放弃。所以一定要先抱抱他,问问他遭遇了什么。这个过程必须要使用专注倾听、简单响应、同感共情、启发提问的方式让孩子愿意把他遭遇的事情说出来。

我刚才说了那么一大堆看上去有点厉害的话,或者叫专业术语,这可不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你没有做到这些,你孩子可能不太愿意说,他也说不清楚,他对你能帮他这件事情不会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你连倾听都不会,你连共情都不会,他就会判断你是理解不了他的,他会判断你大概率是帮不了他的。这个事情就无法合作,你不能给他带来希望。

专注倾听的能力是关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非常重要的前提,这个能力叫父母基本功。你要问一下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果不具备,我跟你讲的这些方法你大概率也用不好。你要去倾听,让他愿意把事情讲清楚。他讲清楚的过程中,有人在倾听,这个压力和痛苦就已经被分担一半了。因为有父母跟他一起应对,那他就有希望了,自信多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爸爸妈妈是有能力的人,能挣钱,可比那几个小屁孩厉害多了。有他们撑腰,我不怕!”这个时候他才有希望。



如果是一些误会,可以去找对方孩子交流,或者跟老师交流,或者跟对方的家长交流,这些都是可以做的。但是“专注倾听”这套东西,不管你后面做与不做,前面都必须要做。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