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孩子喜欢看心理学哲学的书,能不能让孩子看这些东西?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自我认知价值低,因为他自身意识到一些问题,所以还是有兴趣看心理学、哲学和历史战争问题的。小孩子适不适合看一些关于儿童教育心理,因为这些都是面对大人的,比如会不会以偏概全过度解读,不能批评和表扬等等,比如讲亏欠感,满足儿童心理需求等等。
你要这么说,他什么都不应该学了是吧?那学了汉语,他会不会以后就不学英语了?那学了加法,他会不会以后就不学减法了?那他学这么多数学的概念,会不会以后脑子就乱了?你不能这么去想,孩子学东西,现在他能看懂的,就是他能看懂的那部分。他不可能达到我们能看懂的程度,所以任何东西的影响是有限的。如果说他真的能够洞察心理学的规律,然后现在就拥有了一个成人的心态,那我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大神,那你就更不用担心了。
小孩子也在校外参加
情商培训,但是老师告诉我,小孩子
内向交不到
朋友,需要多接触大众。大多数同学熟悉的,比如说动画片,比如说一些电子游戏等等,才能找到共同的聊天话题。不然光靠历史、地理、人文和同学没有共同聊天话题,就更不好跟同学交流了。这是两件事,老师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不是主要的。你的孩子,智力超长的孩子注定会孤独,因为她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是一般孩子能跟得上的,同时特别是男孩子,他又有一个自立挑战的需求。那你简单的东西对他来说没意思,他不想跟你聊。你说有没有那种智商高
情商也高的孩子呢?有,是少数,都是了不起的人。一般的人他要么智商高,就忽视了
情商部分的发展。但是老师说的他也有一些道理。

你孩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当然得对身边的事物有了解了。就算关注历史,关注人文哲学,也可以了解一下游戏。游戏里面也有历史,而且游戏也是一个很好探索世界的方式,这没问题。所以我觉得应该给到孩子多元化的生活,因为他不光是要去研究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这些东西,它还需要娱乐。所以确实是你可以改进一下你们的生活方式,让孩子去了解身边的生活,要不然他就有
比较容易虚无。我们说不建议孩子早熟,特别是不要过早的让孩子去抽象的看那些世界名著,那些思想类的著作、哲学类的著作,不要过早的刻意去训练,早期的时候应该进行更多的来自于大自然的这种具体事物的探索,以及要读大量的这种童话故事。你要有足够多的基础认知的铺垫,以后你再进行抽象思考就会一飞冲天。从这个角度来讲,已读了很多书,然后看得很多书,就觉得很厉害,不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父母要调整一下育儿的一个方向。
孩子被欺负,同时他也更在意有
朋友跟他玩儿,因为其
内向只有调皮并欺负他的同学才带他玩儿。所以这个状况纠结断开关系和不断开。我觉得顺其自然,就是有些东西是机缘巧合,不是你怎么弄来的。比如说这个班上就是这样的孩子,那你就尝试跟这样的孩子相处。如果孩子受了欺负回来,爸爸妈妈抱抱,然后给到他更多的生命价值,他慢慢的就不怕别人欺负了,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去解决这种欺负。如果这种欺负并没有严重妨碍到他基本上学的这种行为,也没有给他带来持续的不可调和的压力,我觉得这就是生活的自然的挑战。但是如果孩子承受不了,我们父母要出面,但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你的孩子
内向一定是童年有创伤,一定是有持续的伤害发生过,否则一个人不可能
内向。
虽然我也了解人的天生气质,但是我个人认为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特别是极端的性格
内向那种。说白了就是我们说的脆弱敏感,遇到困难,遇到挑战容易退缩,就是她的主要表现。所以我认为这个孩子需要疗愈,
学习不是问题,需要精神上需要留意。我建议父母要参加智慧父母基本功的系统
学习,因为你孩子年龄小,问题不是很大,所以你只需要自己把课程买回去,自己反复学就好了。